古风(大雅久不作)

作者:李白 朝代:唐朝
古风(大雅久不作)原文
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谁陈? 王风委蔓草,战国多荆榛。 龙虎相啖食,兵戈逮狂秦。 正声何微茫,哀怨起骚人。 扬马激颓波,开流荡无垠。 废兴虽万变,宪章亦已沦。 自从建安来,绮丽不足珍。 圣代复元古,垂衣贵清真。[1] 群才属休明,乘运共跃鳞。 文质相炳焕,众星罗秋旻。[2] 我志在删述,垂辉映千春。 希圣如有立,绝笔于获麟。
古风(大雅久不作)拼音解读
dà yǎ jiǔ bú zuò ,wú shuāi jìng shuí chén ? wáng fēng wěi màn cǎo ,zhàn guó duō jīng zhēn 。 lóng hǔ xiàng dàn shí ,bīng gē dǎi kuáng qín 。 zhèng shēng hé wēi máng ,āi yuàn qǐ sāo rén 。 yáng mǎ jī tuí bō ,kāi liú dàng wú yín 。 fèi xìng suī wàn biàn ,xiàn zhāng yì yǐ lún 。 zì cóng jiàn ān lái ,qǐ lì bú zú zhēn 。 shèng dài fù yuán gǔ ,chuí yī guì qīng zhēn 。[1] qún cái shǔ xiū míng ,chéng yùn gòng yuè lín 。 wén zhì xiàng bǐng huàn ,zhòng xīng luó qiū mín 。[2] wǒ zhì zài shān shù ,chuí huī yìng qiān chūn 。 xī shèng rú yǒu lì ,jué bǐ yú huò lín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相关翻译

相关赏析

作者介绍

李白 李白 李白(701─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)。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。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)。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(今四川省江油县)的青莲乡。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。青年时期,开始漫游全国各地。天宝初,因道士吴筠的推荐,应诏赴长安,供奉翰林,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。但因权贵不容,不久即遭谗去职,长期游历。天宝十四年(755)安史之乱起,他隐居庐山,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。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。永王兵败被杀,李白坐系浔阳狱,第二年长流夜郎,途中遇赦。晚年飘泊于武昌、浔阳、宣城等地。代宗宝应元年(762)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。纵观李白一生,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。儒家、道家、纵横家、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。他企羡神仙,向往隐逸,可是又不愿「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」,而要「申管晏之谈,谋帝王之术,奋其智能,愿为辅弼,使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」(《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》)。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,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。他想通过隐居,求仙获取声望,从而在名人荐举下,受到皇帝征召重用,以便实现「济苍生」、「安社稷」的理想,然后功成身退。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。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。这些诗歌,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,对建功立业的渴望;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;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。他的诗篇,无论五言七言,无论古体近体,无不别具风格,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。有《李太白集》。北宋初年,人们发现《菩萨蛮》「平林漠漠烟如织」和《忆秦娥》「秦娥梦断秦楼月」两词,又尊他为词的始祖。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,至今聚讼纷纭。其实,李白的乐府诗,当时已被之管弦,就是词的滥觞了。至于历来被称为「百代词曲之祖」的这两首词,格调高绝,气象阔大,如果不属于李白,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?

李白的诗词

  • 沙丘城下寄杜甫
  • 无题153
  • 望鹦鹉洲怀祢衡
  • 广陵赠别
  • 忆秦娥·箫声咽
  • 乐仙诗派
  • (七言古诗)结袜子
  • 《春思》春思李白原文、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  •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
  • 《将进酒》李白原文、翻译、赏析和诗意(将进酒 李白)
  • 唐朝诗词推荐

  • 汴河怀古二首
  • 偈(选得幽居惬野情)
  • 九九九九伊在人线综合75-九九九九伊在人线综合75系统兼容版下载v6.4.7
  • 竹枝(城西门外滟预堆)
  • 山花子(银字笙寒调正长)
  • 更漏子(柳丝长)
  • 复偶见(桃花脸薄难藏泪)
  • 早发白帝城
  • 从军行
  • 巴童答(巨鼻宜山褐)
  • 古风(大雅久不作)原文,古风(大雅久不作)翻译,古风(大雅久不作)赏析,古风(大雅久不作)阅读答案,出自李白的作品

    诗词类别

    李白的诗词

    古文典籍

    热门名句

    热门成语